100-110(6/26)
最让人在意的,便是当年青州城内的瘟疫,有传言这场瘟疫不是天灾,而是人为。”第一页到这里结束的,戚钰几乎是急切地掀到了第二页。
“此事关系重大,尚且需要证据,我目前也仅仅查到瘟疫的源头是外乡之人,且此事过后,城中的致和堂名声大噪,夫人应该有所耳闻。”
戚钰略一思索,确实如此,当时城内所需药材、大夫极多,这致和堂就是在这段时间突然兴起的。
只是可惜,当时戚钰刚经历了捉奸一事,没多久就离开了青州,再多的就不清楚了。
“我目前查到,致和堂背后的主人,是原青州长史、现光禄寺卿陈正。”
“既然当年之事没有方向,我个人觉得,事情总归都是环环相扣的,戚公子不幸逝于这场瘟疫里,不若将这个作为一个切入点调查下去。”
方尚做事确实稳重迅速又可靠。
甚至还为她附上了一张当年青州的大小官员,以及如今去向的名单。
“还请夫人宽心,我定然倾尽全力地调查此事。”他写道。
当年的青州城内官员,如今不少都身居高位,陈正……更是其中之一,因为攀上了苏家,他的晋升速度,大约仅次于齐文锦了。
戚钰试着在脑海中顺着方尚的思路来推测。
若瘟疫为人为,目的自然是要借灾难发财。但此事兹大,那些官员们还没有大胆到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生出如此大的事端。
戚钰迅速在脑海中回忆着,瘟疫初始之时,青州官府确实是积极救治的,每日免费看诊,分发药方,宣传规避之法。
齐文锦也说过,事情并不严重。
所以一开始,是在可控范围内的,那些狗官们只是想发财。只是后面,才逐渐失控。
戚钰起身,一边捏着手中的信纸,一边在脑海中反复推测。
也不难理解,她略懂药理,所以知道疾病并非一成不变的,地域之间更是存在差异。一场有预谋的瘟疫,变成了不可控的灾难。
这才是他们不敢上报朝廷的真正原因。
若真是天灾,怕是上赶着要让朝廷赈灾了。
陈正……
他在中间,又是什么角色?哥哥呢?齐岱年说过,哥哥知晓那些龌蹉之事,也拿捏了他们的把柄。
就是这个吗?
戚钰的心跳骤然加快了几分。
说来也巧,几乎是她收到消息后没两天,陈夫人突然给她发了请帖,邀她前往小聚。
“我家夫人知您还在丧期内,”传话之人恭敬地说道,“说是请您放心,只是小聚,并无大张旗鼓的安排。若是方便,还请您带上府上的秋心姑娘。”
“秋心?”
见戚钰面露疑惑,对方笑着,小小地提示了一下:“届时苏将军也会到,先前他还特意在我们家夫人面前提起过姑娘。让年轻人们见上一见,倒是也没什么坏处。”
话里的暗示之意已是很明显了,是说苏绍对秋心感兴趣,想要见一见。
戚钰可不觉着真的有这回事。
但送上门的机会……也不能就这么放过了,所以她扣下请柬,故作沉思片刻,便点头应允了:“陈夫人一片心意,我自是不能辜负了。还请转告夫人,我一定会去的。”
下人得了回话也是喜笑颜开:“那小的这就回去复命了。”
无论如何,她也要再会会这个人。
***
晚膳戚钰还特意叫了齐文锦也一同过来了。
男人一副生了病的